为了让慢阻肺患者得到更全面、更贴心的医疗服务,康达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延续医疗的新模式。通过家访这一延伸服务,他们不仅将专业的医疗服务延续到患者家中,更实现了从出院到居家康复阶段的紧密衔接,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温暖。
11月28日,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凤秋,带领护士长陈芳、胡艳及省呼吸专科护士戴娟踏上了家访的路程。他们的医疗箱里,装着血压计、听诊器、指脉氧仪、吸入制剂、专科宣教视频二维码等必备工具,这些看似简单的设备,却是他们传递专业与关怀的桥梁。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63岁的沈阿姨家。沈阿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伴有Ⅰ型呼吸衰竭,因反复咳痰喘多次住院治疗。每一次家访都如同一次小型的病房巡诊。张院长首先询问了沈阿姨的恢复情况,在家中的生活习惯以及病情变化等,随后进行详细的生命体征、脉氧测量、肺部听诊等,并耐心指导了吸入剂的使用及制氧机日常消毒及操作。对于沈阿姨病情,他们更是贴心地指导她进行肺康复训练。
随后,他们来到了76岁的戈大爷家。戈大爷同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多次住院治疗。家访中,张院长不仅为戈大爷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还针对他家用无创呼吸机进行了详细的使用指导,确保戈大爷在家也能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设备。
最后,团队来到了卜大爷的家中。尽管他的病情相对较轻,但家访团队依然给予了高度关注,完成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用药指导,以确保其病情稳定。
在家访的过程中,张院长强调了用心做好延伸服务的重要性。她说:“通过家访,我们不仅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家中遇到的问题,还能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工作流程,帮助患者建立对抗慢性病的信心。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家访服务来降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让患者保持在稳定状态,远离呼吸困难的困扰,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