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泗阳康达医院!
首页> 健康科普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健康科普 /News

【紧急提醒】发热+剧痛+皮疹警报!“基孔肯雅热”来袭,防蚊是关键!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8/8 10:25:33 人气:8


 

近期,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传染病悄然登上健康“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据官方通报,7月以来,广东省已报告确诊病例突破6000例。 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究竟是什么?危害大不大?又该如何防范?康达医院带您一文读懂!

一、认识“基孔肯雅热”:名字很拗口,症状很“弯腰”

“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源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在当地语言中是“弯曲的”意思。这形象地描绘了患者因剧烈的关节疼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亚洲虎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者: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身体有黑白花纹)。

传播方式:蚊子叮咬了感染病毒的人,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后,再去叮咬健康人,就可能造成传播。

不会人传人! 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交谈等不会传染。但一个患者可能感染一群蚊子,一只蚊子可叮咬多人,因此防蚊至关重要!

罕见情况下,可发生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导致传播和母婴传播。

二、典型症状:发热、剧痛、皮疹是“标配”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通常在3-7天(潜伏期1-12天)出现症状,典型表现为:

①发热:多为中低热为主,部分体温可达39℃。

②剧烈关节痛:这是最突出的特征!疼痛呈游走性,常侵犯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程度剧烈且可能持续数月。例如,有些患者因腕关节肿痛连开门这样的简单动作都无法完成。

③皮疹:常在四肢或躯干出现红斑疹。

④其他常见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

三、传播范围:蚊子“搭车”,可传千里

携带病毒的蚊子和感染者能传播多远?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活动范围。但值得注意的是,借助现代快捷的交通工具(如飞机、高铁、汽车),病毒完全有可能实现远距离传播。

四、普通群众需要检测基孔肯雅热吗?

若出现三大症状(发热、关节痛、皮疹)之一且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及蚊虫叮咬史,可就近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向就诊医生说明情况。如无上述症状,不需要开展基孔肯雅热检测。一旦确诊,应配合医院及社区要求做好防蚊隔离。

五、如果要去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该怎么办?

如果因旅行、工作或商务往来要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要做好防蚊准备。白纹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上午6-8点、下午5-7点是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尽量避免靠近绿化带、灌木丛等蚊虫栖息地。      

从流行地区回来后,建议做好2周左右的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

六、如何治疗基孔肯雅热?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基孔肯雅热的药物,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以降低出血风险。

七、预防是关键:防蚊灭蚊,重中之重!

鉴于目前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唯一有效手段! 康达医院提醒市民务必做好以下防护:

1、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具体措施包括正确使用驱蚊剂及蚊香液、穿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0.5%氯菊酯处理衣物、住所安装有纱窗、沙门、使用蚊帐等。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积水区等蚊虫密集区域久留。

2、做好环境清理,翻盆倒罐清空闲置盆、罐、桶、轮胎等容器积水,对水养植物做好打理,定期换水、清空底盘积水等。

3、妥善处理垃圾,在必要区域(如下水道口、外围绿化、积水处、垃圾房等蚊虫孳生和栖息地)进行施药。

康达医院温馨提醒:

基孔肯雅热虽然可能带来剧烈疼痛和不适,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蚊灭蚊措施,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如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叮咬史或旅行史。守护健康,从防蚊开始!

 

下一个:没有资料